亚洲美女精品久久_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你懂的_一区二区日韩av_午夜久久一区

交通
首頁/ 新聞中心 / 專題專欄 / 宜居環境 / 交通 / 正文

2018年西咸新區“十大實事”惠民生解決了哪些群眾心頭事

出行環境改善

微信圖片_20190123141046.jpg

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,打通斷頭路5條。蘭池二路、紅光大道灃西新城秦皇大道至灃河橋段、咸戶路主車道、正陽大道涇河新城灃涇大道至秦漢新城段、秦皇大道天雄西路至紅光大道段輔道均建成通車。

優化公交路網結構,新增、延伸常規公交線路34條,開通定制公交線路23條,建成公交站4處,公共停車位2855個,公共交通一卡通使用率達到100%,運輸服務能力全面提升。

1號線二期工程全線實現“洞通”、軌道;5號線二期工程高架車站、高架區間、地下車站主體結構施工分別完成總量的63%、68%和42%,提前完成目標任務,兩條橫穿西咸的軌道交通線路開通指日可待。

從新區來往西安、咸陽不再來回倒車,多條道路通車方便了來往車輛,西咸新區在縮小居民出行成本、改善居民出行環境的同時,也進一步激活了西咸半小時生活圈,加快了西咸新區向大西安新中心目標邁進的步伐。

醫療服務水平提升

微信圖片_20190123141110.jpg

各新城分別組建了醫聯體,實現基層全覆蓋,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夠享受到質優、價廉、安全、有效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。

全面實施100種病按病種收費,新農合報銷比例達到75.93%。

投入835萬元,為殘疾人提供六項康復服務,共簽訂定點康復機構20家,實施康復救助240人,免費服藥856人,免費住院201人。

提升醫療服務質量,共簽約家庭醫生14.62萬人,為城鄉居民提供質優價廉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。投入15.66萬元,為轄區842對新人提供免費婚前醫學檢查服務;向計生家庭發放獎勵扶助資金962萬元,減免合療個人繳費2968萬元。

西咸新區通過著力破解群眾看病難、看病貴問題,努力為老百姓提供更高水平、更高質量、更加滿意的醫療服務,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。

人才就業服務保障

微信圖片_20190123141128.jpg

召開招聘會45場,提供就業崗位86380個。

  投入702.54萬元,開展就業創業培訓、就業見習,城鎮新增就業人數6164人,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人數52969人,對來新區見習的484名大學生全部推薦就業。
  為到新區所有創業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務公共服務。

西咸新區把握人社工作新要求,通過提升人才就業服務保障,充分配置勞動力資源,提高社會生產效率,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。

住房條件改善

微信圖片_20190123141143.jpg

為符合條件的243戶城鎮住房保障家庭發放租賃補貼。

啟動棚戶區改造項目19個,新開工保障房20016套,基本建成17393套。

提供了500套人才安居房。

完成了灃西、灃東、秦漢、涇河新城4個老舊小區改造,為3012戶棚改回遷安置戶辦理了房產證。

創建了4個省級“和諧社區·幸福家園”。

西咸新區通過推進住房條件改善,努力把小區建設成為各種社會群體和諧相處的社會生活共同體,讓老百姓過上與時代同步的現代城鎮生活。

優質教育資源供給

微信圖片_20190123141159.jpg

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,投入14.48億元,推進41所學校建設項目,已建成交付18所,新增學位1.56萬個。

完成11所薄弱學校改善項目,為4所學校教室安裝了新風系統。

  加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,交大創新港中學、西工大附屬陽光城小學、黃岡涇河學校3所名校落戶西咸。
  著力提升教育質量,培訓交流校園長、教師3082人次,創建和過渡了10所一級及以上幼兒園,認定民辦普惠性幼兒園85所,普惠性幼兒園占比達到75%。

為回應廣大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,西咸新區通過加強優質教育資源供給,打破制約基礎教育事業發展和教育公平的瓶頸,切實提升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能力。

美好生態生活環境創建

1.jpg

大力改善水環境,啟動建設了昆明池等20個重點水利項目,已建成4個,新增生態水面2000畝,濕地4000畝。

  全面開展河道清“四亂”和黑臭水體整治,新建了4個污水處理廠,已建成2座。
  完成了76個行政村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,新區內6個污水處理廠出水穩定達標排放。
  廁所革命、生態式園林單位創建、美麗宜居村莊建設、省級標準化示范社區建設、“物聯網+”電梯智能遠程可視系統等項目任務全面完成。

堅持綠色發展,西咸新區下大氣力改善環境質量,保護群眾健康,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,讓群眾生活更美好。

營商環境優化提升

1.jpg

深入推進“3450綜合行政審批效能改革”,建立健全新區、新城、街鎮、社區(村組)“四級政務服務體系”,打造24小時“不打烊”的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,共辦理營業執照27231戶、經營許可4336件,受理投資項目1217個。

  大力推行電子稅務局,群眾每月到窗口辦稅次數減少20%。
  充分發揮“12345市民服務熱線”平臺作用,力促群眾反映難題第一時間解決。

西咸新區通過一系列政策和措施,簡化辦事環節,縮短工作流程,為企業提供便利,有效解決了企業辦證難、辦證慢的問題,吸引了經濟實體的青睞,為新區發展提供了內生動力。目前新區營商環境各項指標達到全省領先水平,部分指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。

食品藥品監管

1.jpg

加大監督檢查力度,對新區生產企業在產品種進行全覆蓋抽驗。

  規范設置食品攤販臨時攤點12處。
  創建“放心肉菜示范超市”1個、食品小作坊示范店28個、小餐飲示范單位119個、小餐飲示范街區1個、“食用農產品銷售示范店”3個。
  免費檢定集貿市場在用計量器具1000件(臺),免費向市場發放防作弊秤300臺。
  成立陜西省計量科學研究院駐西成新區計量檢測服務中心,進一步為企業提供高效、便捷的計量服務。

西咸新區通過優化監管措施,支持企業做大做強的同時,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,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,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,讓老百姓吃得放心。

養老服務改進

1.jpg

加快推進養老設施建設,共新增養老服務床位902張。

全面落實65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健康體檢,為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全部購買了意外保險。

  積極推進醫養結合試點,養老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。

聚焦破解“養老難”, 西咸新區著眼新區16.7萬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,擬定《西咸新區養老事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(2018-2020)》,提出到2020年,基本建成適應新區經濟社會發展,以居家為基礎、社區為依托、機構為補充、醫養相融合的養老服務體系,形成低端有保障、中端有供給、高端有市場的多樣化、多層次、個性化養老服務模式,全面提升轄區內老年人的幸福感和獲得感。

扶貧濟困

1.jpg

扎實推進“十百千萬”產業扶貧工程,扶持了10個主導產業,培育18家新型經營主體,帶動貧困戶923戶,國辦系統內貧困戶實現產業全覆蓋。

建立產業扶貧110指揮體系,保證了有勞動能力、有意愿的貧困戶至少有1個中長期產業項目。

每一戶有勞動能力的貧困家庭實現一人穩定就業目標。

提高了城鄉居民低保、特困供養人員保障標準。完成了1個貧困村及125個涉貧村“三變”改革工作。

建成14處流浪乞討人員臨時救助點。

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860萬元。

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生活補助48.61萬元。

全額資助新區2228戶6365名貧困人口參加新農合,有效保障了困難群眾生活。

西咸新區各級財政累計投入6800余萬元,在基礎設施提升、農業產業、民生兜底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,著力消除貧困,改善民生,為困難群眾謀出路,為貧困家庭謀福祉,為實現共同富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。